究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
- 日本新年流行的天價遊戲福袋裏,都裝有些什麼?
油管上的各種“福袋開封”視頻,可以算是我每年元旦在家期間,最喜歡的視頻類型之一。一張桌子,一個寫着“福袋”二字的喜慶包裝袋(或者箱子),以及一雙可以打開包裝的手,極度簡單的拍攝場景,只要你表演能力還行,基本上都能得到不錯的視頻效果。 內容從名牌服飾到“遊戲王”卡牌,基本囊括了所有流行文化元素不同於一般的“開箱驗貨”視頻,在正式打開“福袋”之前,不管是視頻主播,還是圍觀的吃瓜羣眾,對於將要打開的福袋的瞭解,幾乎沒有什麼區別,頂多也就是“在哪裏買到的福袋”、“多少錢”以及“大致的商品類型”。為驚喜而驚喜,為失望而失望,和主播在認知上產生的共感,成為了此類視頻最大的看點。 大部分的視頻都是這樣的畫面構成“多少錢”算是福袋視頻吸引觀眾最大的招牌,越是價格昂貴的福袋,便越容易引起觀眾的遐想。因為這點,油管上福袋的價格,基
2021-01-11 23:08:21 0 - 為什麼中國角色的形象,永遠都是包子頭與旗袍的刻板印象?
你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:當某部作品中,出現了一個扎着包子頭的女性,那麼這個角色有着極大的概率,是一位中國人——倘若她還不分時代背景與天氣因素,穿着旗袍,那麼中國人的身份就毋庸置疑了。 《機動戰士高達00》中的王留美我們大抵可以將這種情況,認為是某種對中國人的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。包子頭與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視覺化表現,確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説,幫助各種藝術作品節省了一部分人物塑造的時間:比如她既然是中國人,那麼就一定會功夫,也可能會有口音與口癖,更可能掌握了非常多的烹飪技巧。而利用這些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來塑造人物形象的行為,並不少見。比如,高橋留美子的經典漫畫《亂馬1/2》中,就曾經登場過一位來自中國的少女:珊璞。作為中國傑族的一位少女,珊璞不僅經常穿着旗袍,還擁有一手極為熟稔的中國拳法。
2020-11-27 13:59:01 0 - 明明都是“縫合怪”,這些遊戲憑什麼能為所欲為?
相信當各位看到TGA的年度RPG入圍提名時,許多玩家心裏都有所波動。在各大互聯網論壇上,出現了許多質疑的聲音,認為將這些在玩法上有明顯“抄襲“痕跡的遊戲納入提名,是行業與媒體消費公信力的一種變現行為。 「玩法縫合」一直是個在國內遊戲圈裏老生常談的話題,每年都有許多看着“眼熟”的遊戲在光天化日之下野蠻生長。長期浸淫在這種氛圍之下,指望作為鑑賞者和買單人的玩家能有好臉色看,未免也太過強人所難。 2014年被暴雪告翻的《卧龍傳説》 然而就在各大互聯網遊戲社區劍拔弩張的時候,某些同樣身為縫合怪的遊戲卻悄然躲過了輿論的風波,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。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一款名叫Craftopia《創世理想鄉》的遊戲。近日,這款 “不想救公主的農夫不是好自動化工程師“的沙盒生存遊戲,一舉拿下了日本獨立遊戲大會Indie&nbs
2020-11-23 09:50:17 0 - 在抖音,《模擬人生》是比《戀與製作人》更好的“乙女遊戲”
2017年底,一款名為《戀與製作人》的手遊,突然在網絡上爆火。成為了那年手遊市場上的黑馬。這也讓不少玩家和遊戲廠商意識到,“深藏不漏”的女性玩家羣體,竟然能給遊戲市場注入如此龐大的能量。《戀與製作人》是一款主打女性戀愛的角色扮演遊戲,也就是我們常説的“乙女遊戲”。這款遊戲的主要受眾是年輕女性玩家,視角是女主角視角。主要任務則是玩家一邊經營好自家的影視公司,一邊和四個性格迥異的俊美男主,開展一系列愛情故事。很多玩家一接觸到《戀與製作人》,就很快墜進了“蜜糖陷阱”。部分玩家以“太太”的身份自居,在百度貼吧等遊戲社區論壇中,和其他玩家一同分享遊戲中的戀愛和甜蜜場景。 《戀與製作人》在發售不到一個月,下載量便已突破了700萬,日活躍用户數更是超過了200萬。即便是現在看來,這份數據也依舊豪華。2019年初,憑藉現象級遊
2020-11-05 23:07:51 0 - 為什麼《帝國時代3》難以重現《帝國時代2》的輝煌?
不期待《帝國時代3:決定版》是假的,相反,已經很少有遊戲能讓人心裏一砰,覺得這是個應該關注的事情。而事實上,我的心情大概是憂喜參半:這遊戲距原版發佈已經過去了整整15年,上一部資料片《帝國時代3:亞洲王朝》也已經是2007年的事了,十三個年頭不出新,大概你也知道這遊戲是個什麼樣的近況;而如此長的時間,又出現了新東西,總有點老友重逢的感覺——只是這個老朋友,過得一直不太好。事實上,大多數帝國玩家不喜歡《帝國時代3》。Steam Charts的數據顯示:都是原版的情況下,《帝國時代2》是《帝國時代3》最高在線人數的三倍。而剛發售的《帝國時代3:決定版》最高在線人數比一年前發行的《帝國時代2:決定版》還要低一些——考慮到新遊戲還有一定數量的新玩家。而對於大部分的帝國玩家來説,《帝國時代2》才是核心帝國玩家的陣地。
2020-10-23 20:09:36 0 - 騰訊先遊是玩《天涯明月刀手遊》雲遊戲最好的選擇
《天涯明月刀手遊》刷屏了。昨天一整天,除了晚上的一波“恭喜蘇寧”外,朋友圈幾乎都被《天涯明月刀手遊》給佔領了。九宮圖曬捏臉,算是最常規的操作了;有朋友甚至直接開始用視頻號的形式,在朋友圈分章節來直播自己的江湖旅途。而看着朋友圈滿滿當當的“自來水”,我也抱着試試看的心態,下載了遊戲。下載遊戲總是一件令人煎熬的事情。我用的是一款二零一八年購買的vivo NEX,可能是因為服役時間有些年頭了,如果把下載切到後台的話,那麼就有機率會出現下載自動中斷的情況,經歷過幾次這樣的事情後,我就習慣在下載東西的時候,保持界面不動並且常亮屏幕。 因為在下載完成前,沒辦法用手機做其他的事情刷微博,所以對我來説,每一款手機遊戲的包體大小,就成為了阻礙我嘗試的第一道門檻。而《天涯明月刀手遊》顯然是個大傢伙。但我沒能想到的是,在我好不容易
2020-10-17 17:34:11 0 - 《暴走大事件》之死
面前的大屏幕上,電影還在繼續播放着。本就不大的影廳,現在只剩一對情侶還在位置上坐着。早在影片進行不到一半的時候,坐在前排的觀眾就已經開始陸續起身離開了。短短數分鐘,不停有人影從兩人面前經過,遮擋住了屏幕上的畫面,但他們並不會對此感到介意,因為兩人的目光,早已從面前的大屏幕轉移到了自己的手機上。他們手中的飲料和爆米花也都幾乎見底了,如果是往常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,那麼類似情況的到來,或許還會再延後半個多小時。 上映不到一週,影片的排片非常慘淡他們最終還是起身離開了,沒有等到影片的結局。空蕩的影廳裏,除了影片本身的聲音外,再無半點聲響。保潔人員慢悠悠地進場打掃衞生,熒幕上開始播放特意製作的片尾彩蛋內容。穿山甲造型的“王尼瑪”説出了節目結尾那句經典的“荊軻刺秦王”,影廳裏沒有爆發出吶喊聲和掌聲。畫面裏的舞台燈光暗下,穿
2020-10-16 23:59:54 0 - 被翻拍的“童年陰影”,背後是永遠無法圓夢的“成人童話”
最近幾年,我們常常能在動漫或是影視劇的圈子裏,看到有人打出所謂“文藝復興”的口號。這裏所謂的“文藝復興”,當然和歷史是沒有絲毫關係的,它們大多都是指代,一些年代久遠的動漫或劇集,在時隔多年之後,又推出了新的續集,或是通過重啓、翻拍的形式,重新迴歸大眾視野,這些作品會在基本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礎上,進行更符合當下觀眾審美需求的改編和續寫。這樣的創作形式,一方面既起到提高原作知名度的作用,同時也能為更多原作愛好者,提供一個回味經典的最佳選擇。 對於多數國內的80、90後觀眾來説,2020年或許又將會是“文藝復興”的一年。因為不少曾經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國漫和劇集,都將在今年重獲新生。包括目前已經正式確定製作的,就有《家有兒女》網劇和電影版、《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啓》等一眾經典IP作品。 而在今年的這份“復興”片單裏,由“童話
2020-10-08 16:33:56 0 - 從五千萬DAU開始邁步:《和平精英》的蜕變之路
在2019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峯會暨騰訊電競年度發佈會上,騰訊光子工作室羣公佈了競技體驗手遊《和平精英》的DAU數據,也就是日活躍用户數量——這個數字是五千萬。五千萬是什麼概念呢?這幾乎意味着,《和平精英》已經成為了目前當之無愧的國民手遊,達到這種程度,《和平精英》僅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。
2020-09-30 15:11:56 0 - 兩歲的《逆水寒》,為什麼越活越好了?
時間如白駒過隙,轉眼間,《逆水寒》已經走過了兩個寒暑。兩年前的6月29日,《逆水寒》橫空出世,“會呼吸的江湖”一度刷爆朋友圈,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MMORPG爆款。兩年後的6月29日,二週年資料片“萬變不離玄機”震撼來襲,《逆水寒》邁入了全新的時代。兩年的時間裏,《逆水寒》經歷了風風雨雨,外界對它的唱衰從未停止。《逆水寒》涼了嗎?這遊戲是不是現在不行了?類似的質疑聲不斷出現。現在,隨着新主城大理的開放,這樣的質疑聲可休矣。
2020-09-29 13:52:01 0 - “無雙鼻祖”光榮,為何這兩年都不做本家“無雙”了?
自任天堂在2019年E3發佈會上,宣佈將製作《塞爾達傳説:曠野之息》續作,如今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。前幾天,任天堂放出“塞爾達”系列新作消息的時候,大部分玩家以為説的都是續作的事。的確,這次確實放出了一部續作,但不是《塞爾達傳説:曠野之息》的續作,而是《塞爾達無雙》的續作——《塞爾達無雙:災厄啓示錄》。 儘管《塞爾達無雙》也是一款銷量破百萬的遊戲。但玩家顯然對《塞爾達傳奇:荒野之息》的期望更高。另一點,則是“無雙”這個題材。如果説《塞爾達無雙》發售的2013年,光榮還藉着《真·三國無雙6》挽救了“無雙”遊戲的頹勢;那麼到現在,隨着《真·三國無雙8》的慘敗,無論是“無雙”遊戲還是光榮,都有點“信譽透支”的味道。至少,現在的玩家談到“無雙”類遊戲,態度上大抵是不屑的。不屑的原因主要有兩點,一是光榮做的“無雙”遊戲雖然
2020-09-19 21:20:54 0 - 當《黎明覺醒》融合三種玩法之後,玩法類似還是問題嗎?
無論是《原神》還是《渡神紀:芬尼斯崛起》,在公佈之初都引起了不小的爭議。 這些爭議的重點,往往都集中在了玩法類似這一原因上。而這並不是遊戲因為玩法類似,第一次引起爭議了。那麼,玩法類似,有問題嗎?沒問題——至少在我看來,沒有問題。電子遊戲的發展歷史並不漫長,滿打滿算也就是數十餘年。在這段時間裏,遊戲的玩法類型,從一開始的單一形式,伴隨着載體機能的進化,而逐漸多元化——平台跳躍、橫版清關、STG、FTG、RPG、RTS、MOBA,層出不窮。每一種玩法類型,都有其最初的開創者。像是FTG,也就是格鬥遊戲。如果要説最初的開創者,那麼世嘉的《Heavyweight Champ》與Technōs Japan的《空手道》一定當仁不讓。 那麼問題來了,現在有多少人記得《Heavyweight Champ》與《空手道》?為格鬥
2020-09-16 11:09:30 0 - 自動一刀999,論國產網遊的奶嘴
曾幾何時,我一直都把“一刀999,是兄弟就來砍我”之流的掛機頁遊,歸為一種在業內心照不宣的洗錢模式。在反覆回滾的服務器和每月幾億的流水裏,GM販賣着客服與陪玩編織的皇帝新衣,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互聯網蠻荒時代遺留下來的賽博土皇帝。 有錢人的生活總是如此的酷炫狂拽,且枯燥至於單純想在遊戲裏圖一樂的平民玩家,他們想做和能做的事情,可能連一條代碼的價值都沒有。反正都是掛機打怪升級,你跟大明湖畔的NPC誰又看不起誰?這些來自過去的幽靈玩家是我第二無法理解的玩家羣體,僅次於那些真的會在APEX公頻買掛的傻X。 不過説來也怪,生活中往往不乏開掛作弊者,但活生生的“傳奇”類玩家,我這輩子照過面的只有3個。第一個,是冒着被我爸乾死的危險,帶我去“電腦房”體驗生活的某位好哥哥,那天我拿着把屠龍刀,在灰濛濛的街上血濺七步,宰了遊戲生
2020-09-16 08:46:11 0 - 《黎明覺醒》探班體驗:令人驚訝的鮮活開放世界
上個月,我去了一趟騰訊。去騰訊的原因很簡單,是去試玩由光子工作室羣製作的,超真實開放世界生存手遊《黎明覺醒》,順帶還去了一趟為《黎明覺醒》做動作捕捉的“清華-騰訊動作捕捉基地”,拍攝一支探班視頻。與我一起探班的,還有藍戰非和圖圖,以及各路硬核KOL。這支探班視頻與9月13日晚,在鬥魚首播,目前可以通過騰訊視頻、B站、微信公眾號、微博搜黎明覺醒官號,收看完整版視頻,以下為視頻地址。大家看過後,就能知道我此行的震撼,以及對光子工作室羣新款手遊的期待。 説實話,在來之前,我並沒有想到,光子工作室羣竟然會為一款手機遊戲做動作捕捉。動作捕捉作為應用於主機遊戲已久的一種技術,能夠讓遊戲中的人物的動作姿態,表現得更加自然。但也因為其對技術的高要求,以及自身的高成本,而導致了一直沒辦法普及。所以,就算到了現在,依舊會有很多遊戲
2020-09-14 19:38:29 0 - 當我談《復仇者聯盟》時我談些什麼?
在很長一段時間裏——這個時間要用十年為單位——我對漫改遊戲都是嗤之以鼻的。嗤之以鼻的原因在於,絕大多數的漫改遊戲,無論在玩法還是體量上,都一眼望得到頭。 這總是令人沮喪的。不過,這種沮喪也並不由我一個人獨享,從這些年漫改遊戲的評分與口碑中,就可見一斑。而有趣的是,就算這些年來,漫改遊戲的惡評不斷,但仍舊有着為數眾多的廠商前仆後繼,頗有些不到南牆不回頭的意味。 那麼,這是為什麼呢?答案很簡單,因為漫改遊戲相比新原創IP遊戲,有着天然的優勢。每一款商業遊戲從開始製作到發售,期間都要經歷數個階段,我們簡單劃分了一下:最初的立項階段——製作人與遊戲監督需要去説服投資人或公司高層,詮釋自己的設計理念,讓他們理解這款遊戲哪裏好玩,會不會大賣,然後弄到足夠的預算與工期;募集人手階段——當立項通過後,製作人
2020-09-14 09:34:52 0 - DM雜談:裝備驅動類型遊戲,真的講不好故事嗎?
讓我們先來幻想一個場景。歷經千辛萬苦,你終於打敗了你的敵人。敵人巨大的身軀轟然倒地,升騰起的煙霧,瀰漫了你的視野,你本想就此順勢躺倒在地上,緩解一直以來的疲憊,但那些從敵人身體中噴湧而出的東西,卻令你無比興奮——當然,我不是在説鮮血啊。我是在説閃閃發光的金幣、五顏六色的裝備與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兒。現在,再來想想這個敵人叫什麼?或者説,再來想想為什麼要幹掉他?還記得嗎?什麼都想不起來?現在你的眼裏就只有他爆出來東西?那沒錯了,你正在玩一款裝備驅動類型遊戲。
2020-09-09 14:40:27 0 - 這款曾被羣嘲的縫合怪遊戲,為何還能收穫“特別好評”
經過了數月漫長的等待,“終極縫合怪”遊戲《創世幻想鄉》,終於在Steam平台正式開啓了搶先體驗測試。國區80元的定價,配合首發九折優惠,可謂是“誠意滿滿”,吸引到了一大波玩家購買體驗。 不過,令我們這些原本準備隔岸看戲的玩家,萬萬沒想到的是,遊戲從測試版上線至今,其在國區Steam的評價,從“褒貶不一”,一路逆襲為“特別好評”,僅僅幾天就實現了口碑“翻盤”。雖然我們都知道,這是一部充滿了“致敬”元素的融合(縫合,括號刪除)遊戲,但抱着“就是想看看它縫合到了什麼程度”的獵奇心理,我還是點開了這部遊戲的主程序。進入遊戲,首先展示在玩家面前的,就是喜聞樂見的人物捏臉環節。作為一款縫合遊戲,本作的捏臉玩法並不算精緻,目前可選內容也並不豐富,基本上都是些基礎的外觀選項,像是性別、膚色、臉型、髮型之類。不過鑑於遊戲目前還是
2020-09-08 23:59:27 0 - 起底EVE深淵競技場:顛覆EVE對戰格局的模式
《星戰前夜:晨曦》(後簡稱EVE)和《頭號玩家》中的綠洲一樣,是一個虛擬而又無比真實的世界。因為,在這名叫“新伊甸”世界裏,涵蓋了超過8500平方光年的宇宙面積,玩家可以在這裏征服、搬磚、科研、搞經濟、做後勤等等,可以稱得上“宇宙的社會體驗”。 知己知彼 孫子兵法在太空時代也適用所謂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,三神裔看來也對流傳“近萬年”的兵法戰術有所瞭解。在EVE迎來了天穹版本的更新後,三神裔對新伊甸的入侵更加肆無忌憚,為了加快對新伊甸的掌控,三神裔對外正式開放了深淵試煉場的入口,讓新伊甸眾多艦長(玩家)可以來爭奪“試煉場寶箱”,從而方便研究、觀察這些艦長在深淵試煉場的戰鬥方式。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剖析一下這個深淵試煉場的“兵法戰術”。兵家之道無外乎快、準、狠。 快,首先是指玩家能直接使用深淵試煉場纖維參與,傳
2020-09-03 09:27:37 0 - B站的“後浪”們,愛上了彈鋼琴和看豪宅
在我剛開始使用B站的那段時間,出於對音樂的興趣,偶然間我關注了音樂區一位名叫“Pan Piano”(簡稱“小P”)的UP主。 最初,我關注小P的理由也很簡單,因為她的投稿視頻中,常會演奏一些我熟悉的二次元動漫主題曲,很容易讓我產生了一種親切感。加上視頻風格樸素,妹子本人並不露臉,觀眾能看到的只是她端坐在鋼琴前,用心彈奏每一首曲子。 後來通過視頻的簡介,我瞭解到小P是一位來自台灣的鋼琴演奏者。除了投稿到B站外,她在YouTube等海外平台也會有固定的投稿,並且也有着不低的人氣而且,小P平時也不會去接廣告恰飯,僅憑在個人網站上售賣鋼琴教學視頻牟利,可以説是視頻創作行業的一股清流。從16年開始,她的視頻更新頻率就一直很穩定,也因此培養了一批忠實的觀眾。 但是,在不知不覺中,小P開始嘗試轉變自己的視頻風格。如今網上流傳
2020-05-28 22:59:08 0 - 當網線牽進寺廟,和尚們決定組團出道
説到和尚這個神奇的職業,很多人可能下意識會想到《西遊記》裏的唐僧。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熒幕和尚形象之一,86版《西遊記》裏的唐僧,框定了幾代人對和尚這一職業的認知——温文爾雅,清心寡慾,終日粗茶淡飯,與青燈古佛為伴,遠離凡塵俗世,一心求佛。 但現實中的和尚,生活實際上要豐富得多。隨着時代不斷髮展,科技水平不斷提高。這些習慣了吃齋唸佛的僧人們,也在嘗試接受更多流行事物。這一嘗試,就讓不少原本看上去神祕莫測的高僧,出道成為了新晉網紅。 按理來説,和尚與互聯網文化碰撞出火花,早已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。在很多年代久遠的互聯網遠古圖片和視頻中,我們就時常能看到“大師”們的身影。那時的“大師”們,常常在下山遊歷的時候,由於着裝打扮過於惹眼,而成了無數狗仔網友們偷拍的對象。大師們“下凡”的私生活被層層扒光,人們才發現,原來和尚也
2020-05-20 19:26:15 0